在電線電纜質量檢測領域,電線電纜垂直燃燒儀是評估其阻燃性能的關鍵設備,而精準校準火焰高度與溫度,則是確保檢測結果可靠性的核心環節。以下將詳細介紹這一校準過程。
一、校準前的準備
首先,要準備好
電線電纜垂直燃燒儀專業工具,如高精度熱電偶,它能夠實時反饋溫度數據,誤差范圍需嚴格控制在較小區間,通常為±1℃;還有量程適配且經計量認證的長度測量器具,例如鋼直尺或激光測距儀,用于測定火焰高度,小刻度應達到 1mm,以保證讀數精細準確。同時,確保環境條件穩定,室溫維持在 23℃±5℃,相對濕度控制在 45%~75%,避免溫濕度波動對儀器及校準造成干擾。另外,檢查燃氣管路連接是否緊密,無泄漏跡象,供電系統穩定,為后續操作奠定基礎。
二、火焰高度校準步驟
1. 初始安裝檢查:開啟儀器,待火焰正常燃燒后,肉眼初步觀察火焰形態,應呈穩定的錐形,無明顯偏斜或抖動,這代表燃燒器安裝位置正確,燃氣噴出均勻。若火焰形狀不規則,需微調燃燒器角度,直至契合標準狀態。
2. 測量調整:手持長度測量工具,水平放置于火焰旁,以火焰根部為起點,沿著火焰中心軸線緩慢上移,讀取火焰較高點對應的數值,重復測量 3~5 次,取平均值。每次調節幅度宜小,約 1%的閥門開度變化,防止火焰突變。
三、火焰溫度校準方法
1. 熱電偶定位:將熱電偶探頭置于火焰特定區域,一般是距離火焰上方 10~15mm 處,此處溫度具代表性,能反映火焰有效加熱能力。固定好熱電偶,確保其在測試過程中不晃動,以免影響測溫精度。
2. 數據采集與對比:啟動儀器溫度記錄功能,連續采集 5~10 分鐘溫度數據,每秒記錄一次,繪制溫度 - 時間曲線。若發現偏差,先排查熱電偶是否損壞,可通過替換同型號熱電偶驗證;再檢查燃氣種類與純度,不同燃氣燃燒溫度有別,必要時更換符合要求的燃氣,并重新調試空燃比,利用儀器上的風門調節進氣量,逐步優化,使溫度回歸標準區間。
四、校準后的復核與記錄
完成初步校準后,再次重復上述火焰高度與溫度測量流程,檢驗校準效果。連續三次測量結果均滿足標準,方可認定校準合格。同時,詳細記錄校準日期、環境參數、原始數據、調整措施以及校準值,建立完善檔案,便于后續追溯與周期性維護,保障電線電纜垂直燃燒儀始終處于精準高效的工作狀態,為產品質量把控提供堅實技術支撐。
